11月6日下午,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普华永道连线IMA管理会计师协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介绍三方合作的研究项目——《A+H股上市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研究》,并以A+H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与管理经验为主题,开展圆桌讨论。
开场,普华永道中国ESG披露和管理咨询合伙人韩廷存对《A+H股上市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研究》项目进行概要性的精彩预分享。
本项目由IMA管理会计师协会、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普华永道联合开展,以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于A股和H股两地同时挂牌交易的140家上市公司作为调研样本,分析企业2021年ESG报告披露情况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计划于2022年12月正式发布。
随后,普华永道中国ESG披露和管理咨询总监任伶俐作为圆桌讨论环节的主持人,视频连线邀请IMA中国区研究与知识总监单雨飞、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周芸作为嘉宾,云上共同探讨企业ESG信息披露与应对气候变化披露。
论坛中,主持人首先邀请IMA对ESG信息的披露标准、ESG信息披露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以及对企业ESG披露的建议做分享。
单雨飞表示:企业ESG信息披露应该遵循相关性和重要性原则,还应该对企业影响范围内的、价值链上下游ESG信息进行披露。IMA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与管理全球工作组于今年发布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与管理公告》中,有3条原则与披露密切相关:
原则1: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必须以获得公众的信任与信心为出发点;原则2:对内从管理层的角度出发,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必须有益于决策并具有实用价值;原则3:企业必须在提供可靠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治理、监督与内控措施。
可持续发展影响企业的所有部分,而不仅仅是报告工作。ESG报告应该被视为向利益相关者传达高质量信息,而不是以披露作为目的本身。公众期望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不仅仅做好信息披露,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为依据采取负责任的行动。ESG信息披露不是简单的“记录并公开”,而是指包括识别、评估、控制、报告ESG信息在内的一整套动态流程与实践。这些实践会影响企业的资源利用方式、价值创造方式、以及管理决策,进而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从管理角度出发,企业领导层要从上至下传导ESG信息的重要性,并纳入内部管理决策流程中。这其中包括:领导层要思考哪些ESG因素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发展,并设法评价和考量这些因素;持续关注利益相关者和监管部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披露标准;为跨部门交流与合作创造便利条件;注重数字技术赋能分析和决策;以及与高校、专业组织机构联动,为员工提供不同形式的ESG相关知识培训等等。IMA协会于近期推出了IMA可持续发展商业实践证书课程,旨在帮助会计师和财务专业人员在可持续商业实践中驾驭管理角色的复杂性。
随后,主持人邀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周芸,对企业为响应国家碳战略应采取的行动,以及企业应该提前采取哪些方案,以应对新的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标准发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享。
周芸副教授认为:企业通过开展ESG工作,将“双碳”目标融入到企业ESG策略中;通过构建有效的ESG信披和报告体系,制定披露具体详细的净零目标、脱碳计划和方案,提供公开、可比、高质量的排放数据,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企业推动了内部碳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管理队伍的培养。因此,在企业响应国家碳战略的过程中,ESG信披和报告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持续、实质、科学和可行的碳达峰碳中和方案和举措。
关于新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标准,建议企业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积极采取行动尽早应对。第一,外部密切关注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气候变化准则的动态和跟进相关政策的变化,尤其可以提前加强对TCFD建议的研究和熟悉。第二,内部持续建设,具体分为三个层面:
1. 制定企业整体层面的净零战略,将气候战略、关键目标和信披融入到整个公司的战略中。2. 确保企业气候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信息颗粒度,例如温室气体范围三的数据等。3. 需要提升公司董事的ESG技能,更需要ESG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业务伙伴ESG知识的沟通和培训。
最后,报告合作三方展望未来,相信ESG信息披露是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决策质量、赢得利益相关者信任的机遇。
(以上信息来自CMA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