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战略财务管理:炒股巨亏创20年来最差业绩,云南白药深度财务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9

CMA战略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

在互联网上曾流传着一篇神文《云南白药,你不知道的30种用途》。在这篇文章中,云南白药能治烧伤、胃炎、肠炎、骨炎、带状疱疹等数种疾病,甚至连糖尿病也赫然在列,简直就是“神药包治百病”。在大众视野中,得益于朗朗上口的广告和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品牌,云南白药无疑是一家明星企业。

家喻户晓的云南白药,在2021年三季报发布后困扰有些多。

2021年10月27日,云南白药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63亿,同比增长18.52%;营业总成本246.14亿,同比增长21.57%,其中管理费用10.06亿,同比增长226.76%; 研发费用1.96亿,同比增长54.26%;资产减值损失49.17万元,同比增长103.28%;信用减值损失1.83亿元,同比增长75.14%;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15.55亿元,同比下降396.58%;营业利润29.88亿,同比下降39.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1亿元,同比下降42.38%。

这是云南白药作为上市公司20多年以来最差的一份三季报,净利润首次出现同比下降,且接近腰斩,广泛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

云南白药经营业绩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云南白药公司在赊销模式下应收账款已经高达6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35.92%,应收账款的增加并未带来业绩的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52%,同时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75.14%。加大赊销力度后直接影响了企业营业周期与现金周期,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同时并未带来业绩的大幅上升,而坏账损失的大幅增长又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2.研发不足而管理费用大幅上升

公司日常运营费用中,研发费用占比0.6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管理费用却同比增长226.76%。研发费用在最新的利润表列报中单独列示,这释放了一个信号:研发费用高的企业是有长远发展规划的企业,重视研发的企业也将得到更多尊重与认可。创新是企业之魂,衡量企业发展前景,可以看它每年的研发投入。华为每年至少拿出收入的10%投入研发,持续十多年如是。华为CFO孟晚舟曾谈到,研发投入要像跑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华为能在高度竞争的通信市场笑傲群雄,与产品、技术过硬分不开,这些又与华为研发领先的战略息息相关。反观云南白药,研发费用占比0.69%,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也暴露出企业很难在未来一直保持领先的地位。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26.76%,相较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52%,研发费用不足、管理费用大幅增长也意味着企业管理的竞争优势在下降

 

3.股票投资巨亏

大额亏损的罪魁祸首更重要地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2021年9月30日该科目账面价值高达87.3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九成以上来自权益工具(股票)投资,权益投资金额有96.35亿元,2021年三季度报表显示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5.55亿,也就意味着云南白药公司因为投资股票巨亏-15.55亿。中报披露的证券投资情况显示,云南白药总共持有6只股票和4只债券型基金,持有的股票分别为小米集团、伊利股份、腾讯控股、恒瑞医药、通威股份、中国抗体,自2016年以来,资本市场疯狂追捧核心资产,估值水平在2020年被炒到了史无前例的高位,进入2021年之后,市场风格突变,核心资产遭到市场各方抛弃,不少明星股急速暴跌,迎来价值回归漫漫路。

根据往年财报发现,云南白药2019年之前理财方式以货币基金为主,而在此之后,云南白药的风险偏好急剧上升,开始投入巨额资金炒股。这种风格急剧变化,或许缘于陈发树入主云南白药。2018年11月,陈发树控制的新华都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4.35%上升至25.1%,与云南省国资委并列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陈发树2019年8月成为云南白药联席董事长,云南白药由此完成混改。

陈发树是资本市场知名人物,头顶中国巴菲特的光环。但是,股票是高风险资产,即便巴菲特也有年度亏损的历史。云南白药炒股巨亏,就已经至少证明陈发树2021年投资成绩是很失败的。股票波动性巨大,急剧放大云南白药的业绩波动性,严重影响业绩稳定性,进而拉低资本市场对其估值水平,也引发了广大投资者的声讨。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财富之源,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创新源动力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资本市场永远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不能舍本逐末。

 

改变从这一刻开始

 

本文由海大瑞财CMA教育中心陈老师提供

山东CMA学习中心 | 瑞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