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最大、最直观的优点就是,可以量化的目标和执行。尤其在大型集团,将经营计划和指导方针体现为可量化的数据,能更高效、便捷地使管理层和经营层对经营方向的理解保持一致。战略目标通过量化的数据来传达也更加明朗、清晰。
预算管理另一个优点是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预算,对收入的规模和实现时间、模式做出尽可能精准的预估,使资源最优配置。在服务业很重要的资源是人才,例如需要从5月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那就在3、4月开始准备招聘,而不是在年初,以节省团队的人员成本。这些积少成多的举措,在年底会让企业的成本控制累计出非常可观的数据。
预算管理还可提供经营决策的支持,及时了解经营数据和管理层动态,基于企业资源和公司发展,更及时地做出决策,调整经营管理方向。比如,疫情大范围爆发是在2020年2月,通过预算能够让集团的管理层和相应支持部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精准预算数据,快速响应调整节奏,匹配资源做出决策。
预算管理同样存在缺点。第一,诸多因素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影响预算准确性有很多内外部原因和主客观因素。主观上,当把预算规模做大时更能得到集团重视,会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客观原因如瞬息万变的市场也会影响预算准确性。另外,一些业务负责人在与产品的长期相处中会产生潜在认同感,对市场的判断产生不客观的感受和预期,预想某个产品在市场上很快会达到一流产品的销售水准,客户大概会是怎样的状况,以此为基础去投放规模。在实际执行上,可能部分客户确实超过了原来的预期,实现更高的增长,也带来更多预算;但也有可能一部分客户不如预期,市场销售状况也不容乐观,那么客户也会考虑减少预算,将预算投放到更有价值的产品线上,甚至直接取消预算。所以,过于乐观或谨慎的判断都会影响预算准确性。Rolling Forecast及Monthly Review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早期数据预测偏差带来的经济影响。
第二,特殊样本的甄别存在一定难度。在对非标准化实践制定预算时,甄别特殊样本,并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匹配资源存在难度,也容易因统一的目标要求而损伤企业长期经营的根基。设定的增长率或设定的 OP Margin有非常大的个人判断空间,很难衡量是否合理,和集团或全球的经营市场也会有一些区别。当数字变为实实在在的目标一刀切时,就会引导经营管理层为短期内实现数字做一些经营决策,可能损伤企业长期发展根基。
最后,可能会影响绩效评价的公平性。这一点也与前两点有所关联,因为目标的设定就存在一些探索空间,经营市场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设立绩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努力的人能得到奖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业务目标定得较高,但实际执行时可能数据没有达标;也会有人相对比较保守,在年末远远超过原定数据。如何公平地评价这些业务单元,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信息化是财务领域的热议话题,预算管理的信息化也非常必要。第一,预算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编制预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手工修改的错误,并在滚动编制预算时有非常好的编制基础。有助于了解在和哪个时期的预算预测对比,期间受什么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哪些对应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第二,预算和实际的对比。预算实现的追踪和分析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实现的业绩和未达成预算的原因,调整经营节奏,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更加重要。第三,预算控制。通过预算数据与审批系统的衔接,恰当地控制成本经费、资本性支出,随时调整成适合当下经营规模的经营步伐。比如,成本可以通过预算来看是否达成,最新的预算是否能够满足全年的成本管理目标,以此控制招聘节奏和招聘时间,也可以供管理层判断,部门是否还有增加成本的需求。
疫情导致经营环境产生巨大变化,全面预算更要支持业务管理层的决策。首先业务部门应与客户沟通,了解其最新状况,确认疫情对收入的影响以及时间,然后层层上报、沟通,确认今年最合理的收入预测和可实现时间。讨论后确认相对比较谨慎、客观的数据。支持部门拿到收入预测数据后,针对各客户的受损情况,考量所有客户的收入及业务规模情况,迅速暂停不必要支出,将受损客户的资源进行调配,让公司和集团的资源流动起来。采购部门匹配管理层确认的最新收入预测,与供应商共同更新采购计划,对供应商存在复工困难的,及时与客户沟通更新项目时间,确认是否需要延期项目或再储备一些供应商。投资部门根据最新收入状况预测复原时间,制定最新投资方案提交CEO。通过这些信息,CEO对疫情对于利润的影响、对资金的影响、对团队的影响,都能了然在握,并根据他所了解到的集团经营方向及整体市场判断,做出管理层最终决策。
在巨大的市场变化下,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支持企业调整经营步伐。通过预算的积极支持,在疫情年可以让所有经营相关人员获得一致的经营信息,并做出快速的经营决策调整。
(以上信息来自CMA官微)
CMA学习咨询电话:0532-88889889 15908998386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香港东路23号D217现代职业发展研究院CMA研究中心